架子车

豫东老家的玉蜀黍:岁月里的金黄记忆

在豫东这片广袤而又充满生机的土地上,玉蜀黍宛如一位忠诚的老友,陪伴着一代又一代的乡亲们度过了无数个春夏秋冬。玉蜀黍,这一学名或许对很多人来说稍显陌生,但它的俗称“玉米”,却是家喻户晓。除此之外,它还有诸多别名,如番麦、西番麦、番大麦、御麦、玉高粱、苞粟、玉黍、

记忆 岁月 豫东 架子车 玉蜀黍 2025-10-12 14:58  3

农耕文化续农魂

“解放区呀么嗬咳,大生产呀么嗬咳……”9月21日,秋雨绵绵,伴随着奋进的旋律,一首欢快的歌曲《军民大生产》从漯河市小商桥景区传出。原来,这是漯河市郾城区商东村文化合作社与小商桥景区携手,精心策划的《我们的70年代》特别节目,将丰收的喜悦与时代的记忆编织成动人的

东村 漯河市 架子车 王斐 旭初 2025-09-25 15:05  5

这些“老古董”农具,你家祖辈可能天天用,你认识几个?

想象一下,你面前是一片待耕的土地,没有拖拉机,你怎么办?别慌,拿出你的第一件装备——独铧犁。这名字听着就霸气,它就像土地的“开胃菜”,一刀下去,划开一道口子,翻起泥土,为播种做准备。它还有个更原始的“大哥”,叫木辕犁,浑身木头,只在关键部位镶点铁,那才是真正的

天天 农具 木犁 架子车 火镰 2025-09-01 20:45  2

田埂上的向阳花(八)靠别的男人享福的女人

半夜从乔志良家里偷偷回到自己家里的李金花躺在床上休息了一会儿,伸手拉了一下床头的线绳开关灯没有亮,感觉还是没有来电,就在床头桌子上摸着火柴,点燃了粘在桌子上的蜡烛。光着脚站在地上,从衣柜底部拿出乔志良每次给她的钱往床上一放,又用一只手拍了拍两只脚底,便坐到床上

向阳花 架子车 李金花 秋艳 乔志良 2025-09-10 07:38  5

“泥人”清淤保畅通

8月31日14时许,在青藏铁路46公里400米处,西宁工务段湟源桥隧车间维修工区工长苏昌峥带着7名职工进行涵洞清淤作业。一场大雨过后,下泄山洪裹挟的泥沙在涵洞里积起一层厚厚的淤泥。及时清理淤泥,保障涵洞畅通,是他们雨季作业的“必修课”。

刘鹏 泥人 涵洞 架子车 苏昌 2025-09-05 10:27  4

乡忆散文|麦子黄了

我出生在西北的一个小山村,我的爷爷,我的父亲,还有我陌生的祖辈们,都出生在这里。为了养家糊口,辛勤耕作终身。一场场耕耘和收获,一声声叹息,随着四季更替,早已被岁月的风吹散。

散文 麦田 麦客 牛拉 架子车 2025-08-26 11:27  7

文苑热土|母亲笑了

十月的晌午,日头悬在头顶,晒得人脊背发烫。天气预报说午后将有暴雨,地里二亩半的玉米秆还没清理,若赶不上雨前播种,今年的麦子怕是要误了农时。吃午饭的时候,母亲还在一遍又一遍地拨打着电话。饭快做熟了,可母亲突然又想到了什么,三步并作两步走近她的电动车,拨转车头,跨

母亲 宝鸡市 文苑 文苑热土 架子车 2025-05-20 20:00  23